米兰体育官方网站-布鲁日队形稳健,欧冠比赛中捍卫荣誉
“教”就一个字,我会用“心”一辈子
——记我的成长之路
佛山市荣山中学 王彩虹
个人简介:王彩虹,佛山市荣山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中学正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佛山市优秀教师及首批名教师,禅城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出版的个人专著有《中学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没有一个教师的成长不是经风历雨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熬过的辛劳,都是人生的徽章,是黑板上的粉笔字一笔一划写就踏实的前行路。如同天气,有风起云涌之时,有连连水旱灾害之事,但总有春夏秋冬相和的一日。那时,你已修剪好旁枝,拔地而起的主杆上任由清风细雨在枝头花开灿烂、果挂满园。
一、“父母与导师的榜样是一种教育的力量”。我继承,我又传承
大家都知道,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都是很重大的。我自小在我外婆家长大。我的外婆是童养媳,不到四十岁就守寡了,这一点也没影响她说话有气魄、处事很果断、工作方式方法也有套路、做事效率又很高的工会主席地位。我的外婆还免费做一手绝活。就是很多小孩有些大人也有,颈脖子上的淋巴结长的很大,她就用顶针罩住淋巴结,再用两三根细针绑在一起,在灯草烧的火上消毒后,往淋巴结上扎,一般通过我外婆扎过两三次以后,再遵照她的嘱咐执行就会治愈。这在当地可谓闻名遐迩。是我的外婆以“厚爱回敬不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会计出生的母亲“小算盘”打得怎一个好字了得,是她教会了 我“业精于勤”的道理;是甘愿丢掉光明的仕途,择路走上三次讲台的父亲(后来他当上了校长,这是后话),身体力行地鼓舞着我,将自己的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无怨无悔!
我热爱赋予我很多优秀品质的家人;我热爱给予我许多深省启示的生活。我更热爱我的学生,是他们馈赠了我因艰辛付出而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我至今还珍藏着学生颁发给我的奖状;“感谢王彩虹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的温馨话语还时常在我耳边回想;我还经常翻看 “彩虹姐,慢慢看”的学生留言簿;……
我的家庭潜移默化地熏陶着我,让我的人生之路有了坚实的基石,我用我的丰盈人生再去影响我的万千学子。如同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写道:“父母与导师的榜样是一种教育的力量”。这种力量,流淌在我血脉里,深入到我骨髓中。我继承,我又传承!
2011年在南京师范大学
参加高中地理国培计划
二、为了那一声流传至今的“彩虹姐”,我着实拼了
刚毕业不久,我怀揣着在大学校园里酿成的美好梦想还没来得及收拾时,我走进了毕业班的教室,走上了高三的讲台,看着那些审视、怀疑甚至不屑一顾的眼神,那一刻开始我就发誓:即使是年龄大几岁的姐姐,也要成为他们中的大姐大。从今往后我为我的这个誓言付出了巨大努力。我认认真真将在大学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践。我“不择手段”地备课、练课。我至今没忘记那时的我每天都一个人对着镜子或选择所有学生离开课室后对着空荡荡的教室试讲着第二天上课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环节;我经常性的主动到学生中去了解对我上课的意见和建议;我还非常努力练好我的粉笔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走进课堂之前不那么忐忑;在课堂上不那么心虚没底气,面对学生的“考验”甚至是“刁难”时胸有成竹;在课外和学生聊天、谈心时不会因涉及知识和视野的局限而拉大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我带过几届高三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彩虹姐”的称号自然而然就在学生中间响当当的流传开来。这段时间,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思想影响着我。我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我和学生打成一片,我和学生一起共同见证成长!
和英国友好人士戴维斯
(Ashiey Davis)一起深入学生中间
23年前,我在内地工作了7年时间,评上了一级职称以后就调到了这里,这是促进我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清楚的记得,到这里一来,当时按内地学生的水准要求,我出了一套期中考试题,结果考出来的平均分才40分左右,而其他学科平均分都有七八十分。从那以后,我将自己以前的一切全部清除归位于零。从这里的学生实际出发,多观察,多沟通,多思考,经常性地与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交流,课堂教学尽量切合沿海学生的实际,一个问题讲一遍不懂,不怕,再讲第二遍、第三遍,不厌其烦,一个知识点不清楚就不讲下一个知识点,直到弄懂为止。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找记忆方法、记忆规律(因为记忆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打歼灭战,打持久战。当时自己小孩子比较小,我坚持每天都在晚上10点后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诸于看书、备课、写文章等到深夜。我勤上公开课、比赛课,我勤写反思和课后感,我在沿海与内地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体制对比中寻找到了感觉。我带的班级学生在省市会考(就我刚调来荣山的那5年,地理是被高考取消的科目,1999年又恢复了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我的课例获佛山市直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我在《经济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了四五篇文章,我被评为佛山市直优秀青年教师,,我的教学教研成果刊登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优秀地理教师、教研员简介的园丁赞栏目上。
在1999年地理恢复高考后,我越发不可收拾。我每年都和高三学生在一起,我对他们言传身教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告诫学生,用规律和原理去总结自然地理,用理念和观点去学习人文地理,一定要定好地理位置后才去学习区域地理,用哲学上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用由因推果法、执果索因法和自我交流法去解决问题。这些是训练逻辑思维即“刚”的方面。告诉学生,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很美,有颜色美、线条美、简洁美、静态美、动感美等等,地图静悄悄地被刻画在黑板上、纸上书本里、纸张中,在默默地向我们倾诉着情感:同学们快借用你手中的笔用优美而切合的文字将我所有美丽表达出来吧。把地图显现的外延美和蕴育的内涵美结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些是陶冶情操即“柔”的方向。我的地理课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在这期间,我教的学生,有标准分在佛山市居第二位、仅比第一名少5分的高考成绩,有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地理课代表,有文综高考成绩排区前十、甚至前五的很多学生,有文科总分排校第一、排区前十的地理课代表。我及时捕捉和记录课堂内与外、教与学、师与生之间产生的碰撞火花——瞬间灵感,相继又写了许多篇论文,有获全国一等奖的,有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地理科技大赛、省地理奥赛,有许多获一二等奖的,我自己也收获到“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 省第二届及第三届中学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光荣称号。我还相继获得佛山市名师、禅城区名师、佛山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这些足已捍卫我在学生中“彩虹姐”的至尊地位。我站在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变得睿智和成熟!
王彩虹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与
粤、皖、浙、沪四省市地理专家
以及市、区、校领导合影
现在的我已执教30年,“彩虹姐”的称呼还在当今的学生口中广为流传。“彩虹姐”一声既出,深刻提醒我须始终保持着那一颗永不泯灭的“童心”,融入他们的世界,感受学生们的诉求,去学习、工作、生活、锻炼,拿出孩子们敬畏的真本领、新思维,永驻教育者的青春活力,兢兢业业向着更美好、更远大的目标前行。我30年如一日,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不吃老本、不翻旧账,哪怕我已有教过20年高三的经历,我还是花很长时间备课。时至今日,认真写教案、做课件,对学习参考材料斟酌选择,对教学流程细致设计,对教学形式周密组织安排等,都是我习以为常之事。我精心准备一节课的时间要用上三四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七八个小时不等也已成为习性。下班后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对我来说也是习以为常之事。我的教学不演课、不务虚,有的只是认认真真讲给学生听、真真切切启发学生思维、切切实实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有获得感的常态教学。我经常性鼓舞学生:“一流的学生要擅长改良答案”,为此,我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擅于重组教材的一流老师。因而我又会依据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我的职业生涯不允许有任何的懈意和倦怠。我坚持上公开课,30年如一日;我坚持担课题;我坚持开讲座;我坚持做报告,我坚持搞研讨。甚至还联合多省市地理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聚集一堂,探讨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中地理创新模式的构建。以教促研、以研提教。这段时间,我笔耕不止,不仅写文章发表,还出版个人专著,也获得了南粤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学生在高考、统考、水平考试中都取得了优良成绩。我还是和学生在一起,立志成人、走向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不是希望我们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吗!师生德艺双馨是我的追求!我和我的学生携手拾阶而上、登高望远。我和学生一起成长、成熟、成人,为了那一声流传至今的“彩虹姐”,我着实拼了,用尽了“劳力”,更用尽了“心力”。
赴清远市连山高级中学高三年级
上示范课
三、努力工作、潜心学习、认真生活,业已融入我的人生每一个阶段
人们不难发现,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选择的智慧。做出选择之前,一定要比较一下机会成本。我的选择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不断地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地学习,锻炼锻炼再锻炼不断地锻炼。我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文化素养和强身健体上,这个选择一旦做出,就意味着我要牺牲我的娱乐玩耍的机会成本。因为我的观点是,前者带给我的效益大于后者。
我曾在微信朋友圈里看过这样一句问话:“读书读到博士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读?一种情怀?”。读博士是一种情怀,这是最好的理由。我时时在想,情怀能够物化成什么呢?在我看来,那是你对从事职业的热爱,你对任教学生的期许,你对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的珍惜。你想活成什么样,走上什么地位,赢得多少尊重,是要看你真正为这个目标,付出过多少时间,用过多少心血。所以我很认同稻盛和夫说的:“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是的,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喜欢,我也是教着教着就喜欢上了“教”。一有空闲的时间我就读书,我将碎片式的浅阅读和纸质书本的深阅读有机结合,努力进行知识融合、学科整合,为的是学生的数理化甚至语文知识,都可以是我这位地理老师教的;一有外出的时间,我就充分抓住机会,听课、研讨、聆听前沿专家及名师的指导报告。为的是思想不落伍、理念跟得上;一有多余的时间我就锻炼身体,为的是使自己的精气神在我青春年少的学生面前也毫不逊色。
当然我也有许多失败的课堂体验。如在课堂教学改革之初,满堂灌,重复讲解,反复讲解。一是总害怕学生听不懂、弄不明白,二是想在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还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虽然努力引导,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课前没让学生提前预习,即使让学生提前预习,也没有布置明确的要求,学生比较盲从。二是没有好好总结前面的同学在学习该知识难点时的经验教训。三是只是一味地机械引导,没有与生活实际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还有些时候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问题。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且主要是因为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造成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就急功近利,有些包办;甚至个别时候,一节课上下来,学生还是感觉到茫然,不知道学了什么。等等。还好,这些反倒让我更加注重对课堂的研究、对学生的了解、对教育的探讨。我不停地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课堂到底让学生得到什么?今天终于有了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传递师德为魂,学会与学生沟通为魄;以立德树人为经,用培养学科素养为纬,打造灵动活性的生命课堂。尤于古玩瓷行中的瓷器那样,所发的浮躁、张扬、浮于釉面、刺眼之所谓的“贼光”逐渐消失,乃含蓄、内敛、由内而外、细腻温柔的不碍眼之 “宝光”在不断打磨中冉冉升起!
恪守职业道德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操守,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师生之间要建立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接纳、协同学习、一并成长、共同进步的新型“伙伴”关系,同时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素养,砥砺磨练、沉淀发酵出独有的人格魅力。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我希望我的每一个学生,从我的课上课下得到并带走的是,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高情远致的信念品格,明晰多维的思辨能力,切实可行的理想追求,海纳百川的气质修养。理念扎了根,信仰沁了脾,方法入了心,即使老师不再教他了,即便他升入了高校,纵使他走进了社会,也会什么都不怕了。
非常珍惜向中外名校长、名教师
学习的机会,朝教育大家看齐!
最后,借已故的冰心老人家《不为什么》中的一段话,变通一个词,与你我共勉。“老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学生!”。
公众号
chanchengedu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